“现在的孩子普遍智商很高、情商不低,缺的是‘动商’。学校要引导每个学生至少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要树立‘让每个孩子都唱起来,让每个班级都有歌声’的理念,使每个学生都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创造是孩子的天性。希望通过实践和努力,让创新和创意的基因真正在孩子们的血液中流淌”……
8月22日,在深圳市中小学校长暑期学习会上,市教育局局长张基宏以“深圳教育特色建设的思考”为题作了报告,畅谈深圳特色教育的未来,提出了深圳教育的更高追求——要着力在“创新能力、身体健康、艺术素养、国际视野”等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进一步提升深圳教育的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深圳最有优势和条件”
张基宏认为,深圳学生不仅考试成绩好,综合素质也很突出,多才多艺、富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践和动手能力出众。这些令人称道的“高素质”背后,是深圳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彰显了深圳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高等院校,基础在中小学校,”他表示,创造是孩子的天性,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呵护好学生的创新热情,创建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使学生在不同年龄接受不同特点的创新教育、创客教育,厚植创新基因。
“探索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深圳最有优势和条件。”张基宏分析,深圳本身就是一座创新之城,创新是深圳最突出的城市特质,深圳有众多的知名创新型企业。对于深圳教育而言,一方面要呵护好学生的创新热情,让他们享受创新乐趣,积极推进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建设好创客实验室、工作坊,开展创新展览、竞赛等各种活动,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用好各种社会资源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资源,整合转化为创新教育的资源。
他希望,通过教育部门的实践和努力,让创新和创意的基因真正在孩子们的血液中流淌,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打实基础、添砖加瓦,为全国创新教育和创客教育探索更多经验。
强健学生体魄:引导学生至少学会两项体育项目
“青年有健康的体魄,国家就有强盛的根基。对个人来讲,身体也是最大的本钱。”张基宏说,近3年来我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是,我市学校体育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有些学校只注重运动队竞赛成绩,忽视了面向所有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爱好的培养。
为此,市教育局将制定《深圳市中小学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并开展专项督导。各学校要将校园体育一小时纳入教学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保证体育锻炼密度强度,加强体育社团建设,加强校园足球等重点项目建设,注重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技能培养。
张基宏提出,学校体育工作不仅仅是用来考核校长的,更重要的是要让运动和锻炼成为每个孩子的兴趣和习惯。要坚持学校体育“普及+特色”的思路,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坚持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引导每个学生至少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
提升艺术素养:让每个学生掌握一门艺术技能
“艺术素养十分重要,个人的成功幸福,社会的和谐文明,感性素质、审美素养不可或缺,这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张基宏认为,深圳中小学艺术教育已有很好的基础,但也存在着技能化、专业化的倾向,存在重团队轻普及、重活动轻体验、重比赛轻培养等问题。
对此,要树立“让每个孩子都唱起来,让每个班级都有歌声”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学生艺术审美的全面培养,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普及教育。整合好教育系统内外艺术教育资源,加强艺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融合,共同发挥以美育人功能,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互促进,艺术普及和品牌特色建设共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实现“人人有特长、班班有团队、校校有特色”。
拓展国际视野:让英语教学成为深圳教育重要亮点
“深圳学生不仅在高考中大放异彩,也日益受到众多世界名校的青睐,这和深圳的国际化特点以及教育的国际化是分不开的。”张基宏说,深圳学生有着不一样的气质,那就是能更好理解多元文化、善于思考表达、具备国际视野,不仅会从中国看世界,更会从世界看中国。
接下来,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提升开放办学的能力,把学生的国际素养培养作为核心内容,纳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大力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开展国际课程试点,开发相关课程,重视英语学习。下一步,深圳将进一步强化英语教学,使之成为城市教育的重要亮点,还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外国语学校开设小语种课程,实验多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