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站北京站
首页 > 资讯 > 产业调查 > 正文

中国吉他行业的发展与对策

编辑:csm351
2011-08-07

  日前,中国乐器协会吉他专业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专题研究当前中国吉他行业的发展与对策,11家吉他生产企业出席了这次会议。据了解,目前我国吉他生产企业的实际数量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中国乐器协会吉他专业委员会会长成民根在会上坦言:“中国吉他生产企业除了出席会议的企业以外,还有大量的独资、合资以及民营吉他企业,其中有的是中国乐器协会的会员,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会员,没有来参加这次会议。”

  尽管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仅是少数企业,但都是中国吉他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如广州红棉吉他有限公司、广东四会华凯乐器公司、广州吉声琴业公司、上海芬达乐器有限公司、河北金音乐器集团、徐州大凤乐器公司等。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安志出席这次会议并讲话。

  这次会议上代表们的发言在更深的层面剖析了中国吉他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行业发展前景及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代表们发言观点深刻鲜明,引人深思。

  会后,本刊经过会议录音整理,摘要刊登与会代表发言,以期让读者对目前我国吉他生产与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基本了解。

  吉他生产具有不同的行业特性

  上海芬达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成民根在会议发言说:“与钢琴、提琴等产品有所不同,中国吉他行业有自己的独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大部分吉他工厂产品都是以出口为主,出口比例在95%以上,有的甚至100%;产品以OEM贴牌为主;吉他是乐器行业中引进外资最多的行业,中国吉他生产企业大部分是外商合资企业或者是合作企业;吉他企业之本模式南北分明,南方除了红棉、华声等民族品牌企业以外,以台资企业为主;北方则是以韩资为主,分布在青岛、大连等地;在美国、德国、中国举办的国际乐器展览会上吉他企业参展数量最多,这一现象在中国还不明显,但在世界上吉他生产企业数量最多。目前,世界吉他生产企业产量最大的是KONG,该公司在大连有一个厂,500个工人,月产民谣吉他2.5万个,在印尼设有工厂,年产吉他100万把,吉他世界产量居第二位是芬达,第三是吉普森。

  吉他市场近年来大起大落

  吉他是世界性乐器,也是最容易在群众中普及的乐器之一,特别受到青少年的青睐,而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据说现在全世界有3000多万个专业和业余电吉他演奏者,估计中国国内也有几百万电吉他爱好者和演奏者。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木吉他演奏教学的黄金时代,吉他弹唱比赛层出不穷,世界级吉他大师则频频造访上海、北京。如今吉他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河北石家庄秦川艺术学校经常举办省际吉他演奏比赛以推动吉他在群众中的普及。中国吉他学会也正在组织2011吉他弹指巡演奏。

  但是吉他市场近年来也经历了“过山车”大起大落,2004-2006年是吉他行业发展高峰期,但从2008年开始,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吉他市场骤降,对我国吉他制造业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吉他行业减产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2009年以后,吉他行业开始复苏,2011年吉他市场又显火爆。

  成民根说:“今年世界吉他销售市场有很大的变化,民谣吉他大幅度上升,供不应求,电吉他销量有很大下滑。而国内市场销售潜力很大。”

  广东四会华声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康说:“目前吉他市场形势非常乐观,市场没有问题,产品也没有问题,但不是说订单多了就是好事,关键是工人的管理,成本的控制,如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和更高的产品附加值才是最重要的。企业能够健康发展才是最主要的。”

  广州吉声琴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泽敏说:“当前中国吉他业一片兴旺,吉他生产企业数量也大量增加,仅广州今年新增加的电吉他厂起码20多家,现在广东淡水的吉他厂从30多家增加到57家,全国的吉他生产企业大概要新增50家。”

  国内各吉他生产企业加紧进行结构调整

  广州红棉吉他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志强说:“从2007年起,广州红棉吉他、提琴等10个工厂与珠江钢琴成建制剥离,成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红棉吉他公司,广州除珠江钢琴以外的乐器生产企业全部转入广州红棉吉他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广州市国资委之所以要将吉他等乐器与钢琴分开,主要是为了打造广州吉他与提琴专业板块,把红棉吉他提琴做大做强。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原来红棉吉他产量不过50多万把,现在已经接近100万把了。虽然说吉他行业目前订单不用发愁,但根据目前我国吉他行业的发展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看,如果继续走原来老路,生产普及吉他已经走不通了,为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现在所有广东省的吉他企业都在进行结构性调整,关健是用科技进步来提高生产力,大力采用国外先进技术。目前吉他的先进生产技术基本上都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我们要大力引进国外吉他生产技术。广州市政府已经看到吉他在全球乐器界的地位,支持广东吉他产业发展,逐步加大对吉他生产的投入,计划投入一个亿资金加大红棉吉他的技改力度,这两年红棉吉他投入600多万元解决技术改进和企业整改的问题,我们首先解决了油漆问题,采用了静电喷漆生产线,提高了吉他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节约了劳动力。”

  广东华声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康说:“我已在华声公司工作20年,过去我一直主抓销售工作,从去年开始全面主管华声公司的业务。主管全面工作后,深刻体会到解决好新老员工的交替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现在的新员工思想意识已经完全不同了,一定要按照国家劳动法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经济利益。目前吉他市场形势非常乐观,市场没有问题,产品也没有问题,但不是说订单多了就是好事,关键是工人的管理,成本的控制,如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和更高的附加值才是最重要的。”

  日前,中国乐器协会吉他专业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在广州召开,专题研究当前中国吉他行业的发展与对策,11家吉他生产企业出席了这次会议。据了解,目前我国吉他生产企业的实际数量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中国乐器协会吉他专业委员会会长成民根在会上坦言:“中国吉他生产企业除了出席会议的企业以外,还有大量的独资、合资以及民营吉他企业,其中有的是中国乐器协会的会员,还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会员,没有来参加这次会议。”

  尽管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仅是少数企业,但都是中国吉他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如广州红棉吉他有限公司、广东四会华凯乐器公司、广州吉声琴业公司、上海芬达乐器有限公司、河北金音乐器集团、徐州大凤乐器公司等。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安志出席这次会议并讲话。

  这次会议上代表们的发言在更深的层面剖析了中国吉他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未来行业发展前景及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代表们发言观点深刻鲜明,引人深思。

  会后,本刊经过会议录音整理,摘要刊登与会代表发言,以期让读者对目前我国吉他生产与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基本了解。

  吉他生产具有不同的行业特性

  上海芬达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成民根在会议发言说:“与钢琴、提琴等产品有所不同,中国吉他行业有自己的独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大部分吉他工厂产品都是以出口为主,出口比例在95%以上,有的甚至100%;产品以OEM贴牌为主;吉他是乐器行业中引进外资最多的行业,中国吉他生产企业大部分是外商合资企业或者是合作企业;吉他企业之本模式南北分明,南方除了红棉、华声等民族品牌企业以外,以台资企业为主;北方则是以韩资为主,分布在青岛、大连等地;在美国、德国、中国举办的国际乐器展览会上吉他企业参展数量最多,这一现象在中国还不明显,但在世界上吉他生产企业数量最多。目前,世界吉他生产企业产量最大的是KONG,该公司在大连有一个厂,500个工人,月产民谣吉他2.5万个,在印尼设有工厂,年产吉他100万把,吉他世界产量居第二位是芬达,第三是吉普森。

  吉他市场近年来大起大落

  吉他是世界性乐器,也是最容易在群众中普及的乐器之一,特别受到青少年的青睐,而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据说现在全世界有3000多万个专业和业余电吉他演奏者,估计中国国内也有几百万电吉他爱好者和演奏者。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木吉他演奏教学的黄金时代,吉他弹唱比赛层出不穷,世界级吉他大师则频频造访上海、北京。如今吉他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河北石家庄秦川艺术学校经常举办省际吉他演奏比赛以推动吉他在群众中的普及。中国吉他学会也正在组织2011吉他弹指巡演奏。

  但是吉他市场近年来也经历了“过山车”大起大落,2004-2006年是吉他行业发展高峰期,但从2008年开始,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吉他市场骤降,对我国吉他制造业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吉他行业减产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2009年以后,吉他行业开始复苏,2011年吉他市场又显火爆。

  成民根说:“今年世界吉他销售市场有很大的变化,民谣吉他大幅度上升,供不应求,电吉他销量有很大下滑。而国内市场销售潜力很大。”

  广东四会华声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康说:“目前吉他市场形势非常乐观,市场没有问题,产品也没有问题,但不是说订单多了就是好事,关键是工人的管理,成本的控制,如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和更高的产品附加值才是最重要的。企业能够健康发展才是最主要的。”

  广州吉声琴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泽敏说:“当前中国吉他业一片兴旺,吉他生产企业数量也大量增加,仅广州今年新增加的电吉他厂起码20多家,现在广东淡水的吉他厂从30多家增加到57家,全国的吉他生产企业大概要新增50家。”

  国内各吉他生产企业加紧进行结构调整

  广州红棉吉他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志强说:“从2007年起,广州红棉吉他、提琴等10个工厂与珠江钢琴成建制剥离,成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红棉吉他公司,广州除珠江钢琴以外的乐器生产企业全部转入广州红棉吉他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广州市国资委之所以要将吉他等乐器与钢琴分开,主要是为了打造广州吉他与提琴专业板块,把红棉吉他提琴做大做强。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原来红棉吉他产量不过50多万把,现在已经接近100万把了。虽然说吉他行业目前订单不用发愁,但根据目前我国吉他行业的发展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看,如果继续走原来老路,生产普及吉他已经走不通了,为了企业进一步发展,现在所有广东省的吉他企业都在进行结构性调整,关健是用科技进步来提高生产力,大力采用国外先进技术。目前吉他的先进生产技术基本上都掌握在外国公司手中,我们要大力引进国外吉他生产技术。广州市政府已经看到吉他在全球乐器界的地位,支持广东吉他产业发展,逐步加大对吉他生产的投入,计划投入一个亿资金加大红棉吉他的技改力度,这两年红棉吉他投入600多万元解决技术改进和企业整改的问题,我们首先解决了油漆问题,采用了静电喷漆生产线,提高了吉他生产的效率和质量,也节约了劳动力。”

  广东华声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康说:“我已在华声公司工作20年,过去我一直主抓销售工作,从去年开始全面主管华声公司的业务。主管全面工作后,深刻体会到解决好新老员工的交替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现在的新员工思想意识已经完全不同了,一定要按照国家劳动法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经济利益。目前吉他市场形势非常乐观,市场没有问题,产品也没有问题,但不是说订单多了就是好事,关键是工人的管理,成本的控制,如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和更高的附加值才是最重要的。”

  吉他行业存在的潜在危机

  ●中国吉他自主品牌薄弱。

  中国生产的吉他大多出口,而且以贴牌代加工为主,多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没有打造出自己的民族品牌。成民根说,“红棉吉他是中国吉他的发源地,目前广东的吉他生产企业多数是从红棉吉他厂派生出来的。”,梁泽敏说,“我从小就是在红棉吉他厂打工成长起来的,但是红棉吉他只在中国出名,再扩大一点,在东南亚有点名气,而在国际上就没有名了。中国要想在国际上打造一个吉他品牌真是太难了,需要数十年,上百年的艰苦努力。

  ●假冒产品太多。

  成民根说:“现在吉他市场假冒产品太多,市场上卖的芬达吉他,相当一部分是假冒的,假芬达吉他的价格不足正品芬达吉他的一半。”

  ●大部分是手工操作。

  成民根说:“中国吉他生产技术水平与国外有很大差距,一是大部分是手工生产,日本有的吉他厂是无人代工厂,全部采用自动化生产;二是工艺落后,传统民谣吉他生产工艺是部件制成以后,先组装再油漆,而美国吉他生产是部件先油漆后组装,这是吉他生产工艺的重大改革,好处是提高了吉他生产的标准化程度,部件可以集中分层码放,大大地节约了生产用占地面积。”佛山三水区美莱迪乐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均强说:“吉他生产的流程,时间比较长,产业链的关键部分大部分由人来控制,而一线工人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这样就形成了低文化的人在生产着具有较高文化内涵产品的现状。”

  ●外部环境压力大,招工难。

  何志强说:“目前中国吉他生产只限于普档吉他,据我们了解现在广东所有吉他工厂的订单已经满负荷了,但高档吉他生产还有很大的空间。目前企业的成本压力过大,所有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汇率上涨了20%。招工难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吉他生产基本上沿用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方式,工人大都是80后,90后的,这些青年人进厂要求的条件越来越高:工作环境不好不做,没有机会上网不做,劳动强度太大也不做。”

  ●税负不断增加,利润逐步减少。

  广州吉声琴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泽敏说:“现在中国吉他业一片兴旺,表面繁荣,但存在问题也是让人担扰的,主要是政府颁布的环保法、劳动法、消防法、工商税务、进出口贸易等一系列政策实施后,税负不断增加,这样增加了企业成本费用,利润不断降低。”

  ●吉他生产面临转移别国的危机。

  黄志康说:“中国吉他行业目前的现状还能维持多长时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而且还在不断上涨,有迹象表明,国内的一些韩国和台湾的吉他企业已经开始考虑把企业移到印尼和越南去。目前,印尼,越南等国家除了投资环境以外,其它条件都不比中国差,他们唯一不如中国的是基础条件不好,所有零部件都需要进口,而在中国,所有吉他零配件都可以买到,但如果他们逐步完善乐器配套,将会造成对中国乐器市场很大影响。”

  ●中国吉他向中高档转移面临困难。

  黄志康说:“中国吉他行业多年来一直在做低档产品,在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许多企业都在力争减少低档产品的比例,增加中高档产品的比例,但目前中国吉他企业能够做中高档吉他的企业很少,市场占有率也很低,要完成这个过程还需要很长时间,面临的技术设备人员等问题还是很多的。相反地,日本和韩国的企业他们的市场方针,是在生产中高档产品的同时,却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地去做低档产品,抢占中国的低档产品市场。”

  ●环保政策对吉他生产的压力不断增大。

  黄志康说“吉他生产过程带有一定的污染性,吉他企业所在地区,城乡差别越来越小,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要想发展,解决环保问题是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

  中国吉他行业向何处去?

  如何保持中国吉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居安思危,是与会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要走科技进步的道路。

  成民根说:“中国吉他生产大部分是手工生产,中国吉他今后发展方向是要进行工艺改革,走科技进步的道路,将吉他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式过渡到技术密集型。”

  梁泽敏说:“中国吉他行业未来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团结起来,创造中国吉他自主品牌;要提高中国吉他的品牌影响力,与欧美数百年的吉他品牌去争夺市场。中国吉他企业必须大家抱团合作,中国没有著名的吉他品牌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管理问题。”

  ●要认真定位。

  梁泽敏说“吉他生产不能贪多,什么都作,要集中精力作好一个产品,要么古典,要么民谣,要么电吉他。”

  ●要掌握国家政策,利用社会资源。

  徐州大风乐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宝华说:“要多了解国家政策,与当地文化厅、财政厅、银行加强联系与上级领导经常沟通,利用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享受企业应当享受的优惠政策才能把企业做强做大。”

  ●认真学习西方文化,聘请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

  徐宝华说“吉他是西方乐器,有着深厚的西方文化底蕴,要想做好吉他首先就要从西方文化入手 研究它的起源 研究它的历史 研究它的声学结构,研究它的民族风格。为此,企业要与专业院校、科研机构相结合,可以适时举办一些学习班和研讨会。中国吉他制造企业缺乏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此我们要聘请一些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改变中国吉他行业的面貌,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吉他行业存在的潜在危机

  ●中国吉他自主品牌薄弱。

  中国生产的吉他大多出口,而且以贴牌代加工为主,多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没有打造出自己的民族品牌。成民根说,“红棉吉他是中国吉他的发源地,目前广东的吉他生产企业多数是从红棉吉他厂派生出来的。”,梁泽敏说,“我从小就是在红棉吉他厂打工成长起来的,但是红棉吉他只在中国出名,再扩大一点,在东南亚有点名气,而在国际上就没有名了。中国要想在国际上打造一个吉他品牌真是太难了,需要数十年,上百年的艰苦努力。

  ●假冒产品太多。

  成民根说:“现在吉他市场假冒产品太多,市场上卖的芬达吉他,相当一部分是假冒的,假芬达吉他的价格不足正品芬达吉他的一半。”

  ●大部分是手工操作。

  成民根说:“中国吉他生产技术水平与国外有很大差距,一是大部分是手工生产,日本有的吉他厂是无人代工厂,全部采用自动化生产;二是工艺落后,传统民谣吉他生产工艺是部件制成以后,先组装再油漆,而美国吉他生产是部件先油漆后组装,这是吉他生产工艺的重大改革,好处是提高了吉他生产的标准化程度,部件可以集中分层码放,大大地节约了生产用占地面积。”佛山三水区美莱迪乐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均强说:“吉他生产的流程,时间比较长,产业链的关键部分大部分由人来控制,而一线工人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这样就形成了低文化的人在生产着具有较高文化内涵产品的现状。”

  ●外部环境压力大,招工难。

  何志强说:“目前中国吉他生产只限于普档吉他,据我们了解现在广东所有吉他工厂的订单已经满负荷了,但高档吉他生产还有很大的空间。目前企业的成本压力过大,所有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汇率上涨了20%。招工难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吉他生产基本上沿用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方式,工人大都是80后,90后的,这些青年人进厂要求的条件越来越高:工作环境不好不做,没有机会上网不做,劳动强度太大也不做。”

  ●税负不断增加,利润逐步减少。

  广州吉声琴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泽敏说:“现在中国吉他业一片兴旺,表面繁荣,但存在问题也是让人担扰的,主要是政府颁布的环保法、劳动法、消防法、工商税务、进出口贸易等一系列政策实施后,税负不断增加,这样增加了企业成本费用,利润不断降低。”

  ●吉他生产面临转移别国的危机。

  黄志康说:“中国吉他行业目前的现状还能维持多长时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而且还在不断上涨,有迹象表明,国内的一些韩国和台湾的吉他企业已经开始考虑把企业移到印尼和越南去。目前,印尼,越南等国家除了投资环境以外,其它条件都不比中国差,他们唯一不如中国的是基础条件不好,所有零部件都需要进口,而在中国,所有吉他零配件都可以买到,但如果他们逐步完善乐器配套,将会造成对中国乐器市场很大影响。”

  ●中国吉他向中高档转移面临困难。

  黄志康说:“中国吉他行业多年来一直在做低档产品,在实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许多企业都在力争减少低档产品的比例,增加中高档产品的比例,但目前中国吉他企业能够做中高档吉他的企业很少,市场占有率也很低,要完成这个过程还需要很长时间,面临的技术设备人员等问题还是很多的。相反地,日本和韩国的企业他们的市场方针,是在生产中高档产品的同时,却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认真地去做低档产品,抢占中国的低档产品市场。”

  ●环保政策对吉他生产的压力不断增大。

  黄志康说“吉他生产过程带有一定的污染性,吉他企业所在地区,城乡差别越来越小,国家环保政策越来越严,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企业要想发展,解决环保问题是企业面临最大的问题。”

  中国吉他行业向何处去?

  如何保持中国吉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居安思危,是与会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要走科技进步的道路。

  成民根说:“中国吉他生产大部分是手工生产,中国吉他今后发展方向是要进行工艺改革,走科技进步的道路,将吉他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式过渡到技术密集型。”

  梁泽敏说:“中国吉他行业未来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团结起来,创造中国吉他自主品牌;要提高中国吉他的品牌影响力,与欧美数百年的吉他品牌去争夺市场。中国吉他企业必须大家抱团合作,中国没有著名的吉他品牌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管理问题。”

  ●要认真定位。

  梁泽敏说“吉他生产不能贪多,什么都作,要集中精力作好一个产品,要么古典,要么民谣,要么电吉他。”

  ●要掌握国家政策,利用社会资源。

  徐州大风乐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宝华说:“要多了解国家政策,与当地文化厅、财政厅、银行加强联系与上级领导经常沟通,利用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享受企业应当享受的优惠政策才能把企业做强做大。”

  ●认真学习西方文化,聘请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

  徐宝华说“吉他是西方乐器,有着深厚的西方文化底蕴,要想做好吉他首先就要从西方文化入手 研究它的起源 研究它的历史 研究它的声学结构,研究它的民族风格。为此,企业要与专业院校、科研机构相结合,可以适时举办一些学习班和研讨会。中国吉他制造企业缺乏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此我们要聘请一些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改变中国吉他行业的面貌,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关键词

中音联智库

共享基金

中音联化蝶商学院

邻居儿童音乐学院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新城市核心示范区学位房描述

分布于全国1000个城市的中国邻居儿童音乐学院CSMES学位房,是由中音联智库领衔的大师级设计团队统一打造,给予家庭儿童成员一个最为和谐与精致的生活及音乐文化学习小环境。......

  • 示范区楼盘申请方式
  • 核心示范区学区房的服务政策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好房子
  • 中音联认证

    中音联指数

    社区指导师事务所

    中音联博览会

    CSMES Forum More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