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教育网络舆情报告(2021年3月4-11日)
3月11日,2021年全国“两会”落下帷幕。利用中国教科院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我们对国内20万个网站采集点、5000万微博、200多万微信公众号、800多万资讯APP等社交网站进行了实时监测。数据显示,“两会”期间,涉及教育的发文(贴)达31万条,其中新闻网站10.19万条、微博12.25万条、微信公众号3.06万条、新闻客户端3万条、自媒体号2.12万条,网民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的主动发布和讨论占比最高,达43.48%,个别话题在微博上的阅读量达5亿次。
图1 网络舆情信息走势图(2021年3月4 -11日)
本报告主要针对网民关注的焦点话题、《政府工作报告》、代表委员提案议案三个专题中网民的态度、观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一、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
1.教育改革在各领域话题中排行第四
利用大数据监测分析平台,“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新发展格局”“教育改革”“社会保障”在网民关注的“两会”热词中全网热度位列前五,“教育改革”位居第四,发文(帖)量突破75万,与经济、法律、国防、文化、体育等领域相比,“两会”期间教育关注度和讨论度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图2 教育在各领域热词中的排行
2.网民关注的教育热点话题
通过全网大数据聚类分析发现,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中小学课业负担、师德师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消英语考试、高考改革、教育评价改革、学生沉迷网游、劳动教育、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成为“两会”期间网民最为关注的十大教育问题,引发广泛共鸣。
表1 2021年“两会”网民关注话题排行
纵观近五年来“两会”期间网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可以看出校外机构培训治理、学生课业负担、高考改革是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话题。
二、 网民对“两会”代表、委员提案议案的反应
1.提案议案排行
在“两会”众多提案议案中,“视力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的关注度最高,“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应届生身份保留延长至5年”、“取消英语中小学主科地位”等话题也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声量最高提案全网发文(帖)量突破5.8万,前五名提案发文(帖)量均超过4万。
图3 提案议案排行
2.热点问题的网民反应
部分代表、委员提出的提案议案吸引了网民的关注与热议,以下选取排行前三位的热门提案议案,分析网民关注的方向与观点。
①六成网民不赞成将视力纳入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
“建议把视力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在所有教育话题中排名第一,微博阅读量达4.7亿,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大多数网民认为,“切莫牺牲孩子的视力来换取高分数和好成绩”的建议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中小学生普遍视力状况的确应引发重视,但超过60%的网民并不认同将设立纳入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标准,认为纳入考核将变相增加负担甚至歧视,且视力与其他身体素质不同,很难通过锻炼提升,视力受损不可逆,对于一些先天视力不足的学生更有失公平;而20%网民关注到代表建议强调的是“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认为能推动学校重视学生身体健康,不以牺牲视力换取分数,也有一定价值。
②九成以上的网民高度认可“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
“不建议普通孩子学奥数”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10.3亿,发文量位居第二,“人民网”等官方微博发表相关内容,单条微博评论量突破2万,成为当日最热话题。超过80%的网民认为奥数并非适合大范围学习,而当前奥数在小学生中的普及是一种“拔苗助长”,多数家长都是出于焦虑和攀比心理让孩子学习奥数。也有20%网民认为,不少家长将孩子送去奥数班,是与学校升学要求挂钩的,更应从源头解决这一问题,改变部分学校小升初的入学要求和考核标准。
③近七成网民支持“应届生身份保留延长至5年”
“建议应届生身份保留延长至5年”在微博、头条等社交平台均被热议。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6.4亿,位列当日热搜第一。近70%的网民支持这一提议,认为应届生身份保留年限的延长,对于年轻人就业和职业发展有积极作用,更多人才涌入可形成更为公平的竞争,应届生也有更多充裕的时间和机会选择合适的职业方向与人生道路。但也有近30%网民担忧会削弱应届生的“含金量”,且破坏市场规则,应届生保留年限放开可能会带来求职市场的无序。部分网民提出建议,相比延长年限,更应取消的是身份标签,往届生与应届生的界限应适度放开。
三、网民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教育内容的反应
1.关注热点排行
2021年,政府在教育领域继续发力,《政府工作报告》直面现实问题,为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公平迈出更大步伐”、“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等内容被大量报道和讨论。其中“教育公平迈出更大步伐”内容热度最高。
图4 政府工作报告中教育相关内容发文(帖)量排行
2. 热点问题的网民反应
选取排行前三位的“教育公平迈出更大步伐”、“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话题,分析网民的态度与观点。
①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话题最受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七年强调“教育公平和质量”。2021年政府报告中关于教育公平的内容仍最受媒体和网民关注,全网发文(帖)量达到9.8万,话题主要集中在普惠性学前教育、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振兴乡村教育、巩固教育脱贫成果等方面。中国教育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2021全国两会青年期待”调查也显示,受访者最关注的教育问题是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占比65.5%)。
图5 2012-2021政府总报告教育主要任务
②近九成网民认同构建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十分必要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被置于空前重要的位置,这一话题也受到了网民的关心和热议,全网发文(帖)量达4.3万。85%以上网民认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全而优秀的人格的重要意义,也有部分担心全面培养或增加学生学业负担,减轻应试教育压力应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代表委员围绕这一话题提交了一系列议案、提案,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全国政协委员韩平指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这是教育的核心要义和工作目标,只有让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都按这个目标去设计和实施,才能真正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③八成网民高度肯定学前教育取得的成就
学前教育在政府工作报告教育相关内容的网民关注度中位列第三,再度成为备受瞩目的教育话题,全网发文(帖)量达4.1万。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学前教育内容,代表委员和网民的反应积极,80%的网民高度认同提高学前教育入园率等工作,并期待相关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和落实。部分网民提出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还存在着体制机制障碍,建议逐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财政补助制度,健全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障机制,缩小公民办、在编与非在编教师的工资待遇差距,逐步做到同工同酬等。
总体看,2021年“两会”,无论是代表委员还是普通网民,舆论更加关注教育公平话题,对国家推进教育公平举措反响良好。但与此同时,许多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仍然是各界关注焦点,例如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评价等仍然是社会各界关注焦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与问题都在网络舆论中得以集中和充分的反映。这说明,公民意识正在不断成熟,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最终结果都将影响普通民众对社会公平的期待,进而影响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
出手了!培训乱象、沉迷网游,两会代表委员关心的教育问题,开始整顿排查
培训乱象、沉迷网游、青少年网贷……教育界的个个难题,被摆到台面上来坦率地交流。
可喜的是,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迅速反应,着手对这些教育乱象进行解决。
“孩子只有分数,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今年两会,大家都被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实实在在的发言刷屏了: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我看恐怕赢不了未来的大考。一个学校没有升学率,就没有高考竞争力,但是我们的学校只关注升学率,恐怕没有核心竞争力。分数是重要的,但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唐江澎举例说,去年开学,高一新生报到,平均身高是1.8米,女生平均也要1.66米,现在的孩子发育很好,长势喜人,但是,测了一下引体向上,能够完成的很少,有372个男孩一个也拉不上。
高一男生774个戴着眼镜,虽然这个比例比上一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但这些数据恐怕要引起关注。
“我们选择从俯卧撑开始,到元旦千人挑战一分钟50个俯卧撑已经成功,我想好的教育就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孩子们以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生活,造福国家社会。”
唐江澎也给年轻的家长简单地带来了一些建议:
“我教了40多年高中,在我看来,让幼儿园的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让他们早识字重要,让孩子多读书远比让他们做那些阅读理解题重要。
上午奥数,下午外语,一周七八个补习班,逼到最后没了兴趣,也就没了学习。”
这两天我们委员在审查‘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教育方面的标题我看就应该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那就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减负难落实,课外培训好加码”
平心而论,唐江澎委员的这些观点,新吗?不新,但是难做到。
近年来,针对学生减负问题,每年都有代表、委员提出相关的建议或提案。
但是,这几年学生和家长对作业问题的抱怨越来越多:学生抱怨作业太多,家长抱怨不该给家长留作业……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刘林说,从国家最早提出减负到现在已经过去整整20年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不仅没减下来,还出现了两个“增长”:
不仅校内的作业量没有减下来,校外辅导班的作业又增加了。
不仅学生作业增加了,家长也被卷入其中。
“为什么培训机构不仅‘春风吹又生’,而且越发展越大?是因为培训背后的市场需求依然存在。”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党委书记张咏梅说,校外培训机构会出现超标超前培训。这种超前培训正好迎合了家长们“弯道超车”的需求。
解决作业问题、减负问题,需要与此相关的各界共同努力,精准施策,正如唐江澎委员所说的那样,“要依靠专业的方法,找到问题的形成点,才能提出解决的突破点,才能精准施策,要不然就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忙活了半天,根本于事无补!”
“要像治理赌博一样,防止青少年沉迷网游!”
除了培训问题,青少年沉迷网游也是现在许多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有青少年盗用家长手机号码,为网游充值。要像治理赌博一样出台举措,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建议,尽快完善我国网络游戏立法,立法规定工作日23时至次日8时,网游平台不得向18岁以下青少年开放登录权限。
林勇在调研中发现:“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但现在这个时代,电子设备很多,青少年自控力又较差,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林勇认为,网络游戏产业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问题。如游戏中存在暴力、血腥、色情等不健康内容,影响青少年身心发育;游戏角色与情节设计扭曲历史;某些游戏企业不设限制地为青少年提供付费服务,诱导青少年充值,甚至有些孩子盗号用家长手机进行游戏付费等事件频频发生。青少年因沉迷游戏而荒废学业的例子屡见不鲜。
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他建议,要完善网络游戏领域的相关法规。
“针对网络游戏企业的运营进行专门立法,严格规定游戏企业开放服务器的时间。”林勇提出,可规定在工作日期间,每天23时至隔天早上8时,游戏企业必须禁止未成年人玩家登录游戏,停止对未成年人玩家提供服务;而对于成年玩家,规定在工作日期间,凌晨2时至早上8时,游戏企业必须关闭服务器,禁止对成年玩家提供相关服务。”
他提出,可借鉴公安部门处理交通违规的办法,制定“游戏企业行为分”评定制度。对于违规运营的游戏企业,视具体情节轻重进行对应的警告、扣分以及罚款处理。一旦游戏企业的行为分被全部扣除,则需立即吊销该企业的营业执照。
“这就像在路上开车,到处都有摄像头,一违章罚单就来了,你还敢违章吗?”
雷厉风行!北京率先整顿培训机构 各地对代表委员们的关切非常重视。
日前,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工作组办公室发布文件《关于继续做好我区中小学学科类培训机构、外语语言能力培训机构及与中高考高度相关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停止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的通知》,要求区属相关机构全面停课排查。
通知表示,各区教委作为中小学学科类培训机构、外语语言能力培训机构及与中高考高度相关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其进行日常监管,并对其复课安排统一部署。
目前,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统一要求,上述三类培训机构继续停止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具体复课时间另行通知。
可以预见,未来,各地也将进行出台相应安排,整顿乱象。
相信,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明天,终会来到。
两会代表热议校外培训 强监管下的K12教育走向何方?
在今年两会上,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教育行业的提案或者议案。围绕“中小学生减负”“学校老师职责”“课后延时服务”“教师工资税收”“课外培训机构”等行业问题展开讨论。其中,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问题更是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话题。
“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在线教育培训机构烧钱营销,恶性竞争,不但对行业发展构成巨大风险,导致培训机构亏损严重,破产关门机构增多,同时也在贩卖焦虑,制造培训乱象,对于培训机构的恶性竞争必须说不。不少人指责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给应试教育推波助澜,增加学生负担,也加剧家长的焦虑。”教育专家熊丙奇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在线机构也迎来强监管信号。据相关业内人士透露,上个月,北京市教委约谈部分在线教育机构,要求下架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主讲老师。毋庸置疑,未来对于课外培训机构特别是K12赛道的监管会愈加收紧,在如此市场、政策环境下,课外培训机构的生存现状及挑战,以及未来资本对于K12培训的态度又将如何?
强监管来袭下的教培行业事实上,对于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早在2019年就开始了,2019年7月15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对全国校外线上培训及机构的备案排查;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建立全国统一、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政府科学监管、培训有序开展、学生自主选择的格局。去年11月,由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三部门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也提出了相关要求。
与此同时,各地方也相继出台了强监管政策,日前,温州市工行文成支行与文成教育主管部门“达成合作”,开展智慧教培监管云平台试点。温州市教育局有关处室负责人表示,为切实维护校外培训机构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和引导校外培训行业发展,今年,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和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联合发布的《关于探索开展校外培训机构资金风险预警工作的意见》,市教育局将重点推进该项工作。“教培监管业务”正是这项工作的具体落地之举。
“教育历来是民生重点,关于教育行业的讨论基本都会成为热议的焦点,这次校外培训机构成为热点,一方面反映公众对于教培机构关注度的上升,一方面也反映出行业的发展在逐渐走向规范化的趋势。”教育行业资深从业者王峰(化名)告诉记者。
根据 Frost & Sullivan 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我国 K12 在线教育总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3775 亿元增至 2019 年的 6191 亿元,预计 2024 年我国 K12 校外辅导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至 11731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3.6%。
“这一轮的政策信号相当强劲,其实相关政策早就有,就是执行力度不够,由于疫情影响,很多情况下还是选择性监管,存在监管执行不严的状况,而两会的信号必然带来2021年培训机构的强监管年的信号,尤其是针对K12领域。”多鲸资本合伙人葛文伟对记者强调说。他指出,监管强度是一方面,会加强对K12培训机构的投放以及营销监管,另一方面,对于其实质性的教师资格等问题会更加严查。
提到教师资格,不可谓不是各家教育机构最不愿意谈及的“问题”。今年2月5日,北京市教委就下发通知,要求在线教育机构核查在职教师信息,确保学科类教师具备教师资格。
记者就强监管以及教师资格等问题采访新东方、好未来等头部教培机构,这些机构一律表示不便接受采访。随后,记者在各大机构官网备案内容承诺公示查询到,目前几大机构的最新数据为:新东方在线备案教师为214名;猿辅导备案教师有334名;学而思网校备案教师401名;网易有道精品课备案教师470名;作业帮备案教师305名。
相关人士也向记者透露,强监管下这些机构也都在内部自我梳理,“确实此前主管部门没有要求得这么严格,但现在好未来内部能考证的都去考了。”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
作业帮方面对记者表示,后疫情时代的在线教育,急需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规范,才可以引导行业走向更健康、更良性、更高阶的新发展阶段。“入职前,作业帮会对教师的资质、毕业院校等信息进行核查,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所有在平台上展示的教师课程,讲师均具有教师资格证。”作业帮相关负责人回复记者说。
而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2月15日之前,所有无教师资质人员的在售课程全部下架。据各机构公示的备案承诺书显示,截至2021年初,猿辅导和作业帮的授课教师人数分别减少42人、35人。
而网易有道方面回复记者时也强调,教师资格证目前是行业内很敏感的问题,“其实去年和前年就开始严管,但是由于疫情,教师资格考试延期,部分老师只有代号,网易有道在春节期间和两会前都做了整改,下架了没有资格证的老师课程,目前在售的授课老师都取得了教师资格证。”同时,网易有道方面也表示,未来,网易有道会对教师的培训更加增强。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很多在线教育机构打出的宣传语都是清北毕业老师,但是清北毕业老师未必有教师资格,这是问题的痛点所在。“其实对于培训机构来说,教师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老师的来源与资质很重要,同时在线教育对于老师的要求是全方位的。例如师风师德方面和专业方面,多维度全方位的要求才能保证在线教育教师的质量。”王峰说。
K12领域教培未来何去何从?
教师资格证的审查被认为是教培行业强监管信号的第一枪。
截至发稿,好未来股价下跌6.07%,报价71.15美元每股,跟谁学股价下跌4.78%,新东方跌幅则达到7.25%。而此前,资本市场对于教育整体环境趋严以及未来盈利能力的质疑也有所显现,蓝鲸教育智库数据监测显示,2月末教育三大板块市值仅A股出现下降,港股翻倍上涨106%,美股累涨7%。整体来看,虽有七成的企业市值出现上升,但整体市值却出现小幅下滑。
“以前是教培机构的广告引流太多,成为教育乱象,过度的广告营销使得教培机构特别是在线教育机构减少了成长期。未来强政策监管下,资本也会观望和收紧,资本最需要政策、市场的稳定性,最担心的是不确定性,充满风险的K12赛道未来风险很大,在此种情况下行业会进一步加剧洗牌。”葛文伟表示。
此前在线教育平台的营销大战,可谓令人叹为观止。不但做传统的广告、冠名综艺节目,还请明星代言,在电视剧播出时做弹幕广告;不但搞免费、低价营销大战,还对客户进行线上定向推送。据QuestMobile报告,据媒体统计,仅2020年6月,有3家在线教育平台在线上投放上,就烧掉了11.13亿元——平均每秒钟约烧掉423元。
熊丙奇表示,花巨资营销,不但直接导致机构亏损,而且也挤占对师资建设、课程建设的投入。据行业内部人士透露,当前基本所有在线教育机构的获客成本都占一年学生总收入50%以上,甚至有的机构获客成本到了100%。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培训的资金监管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始试点。资金监管之后,培训费先放银行,有争议可退回。
未来,除了教师资格证,资金监管会成为下一步的重点。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资本在收紧对K12教育的投入,投资机构开始转向职业教育,“这样的监管其实本质上是对的,从机构融的资,应该更多地花在师资建设、产品研发上。”葛文伟强调,但是,同时业内也会担心未来的信心问题,“对于大部分正规的从业者来说,政策趋严的影响其实不大,困难在于如何保持家长对于教培机构的信任和信心。”王峰说。
学乐云董事长陈冬华认为,教培机构将面临老师越来越难招,成本越来越高,收费管理越来越严格,对效果要求越来越高的挑战。“另外,培优不要,要强化基础知识,所以,AI智能是未来,效果好,去教师化,利润空间大。”但对于此,专家也指出,未来政策对AI老师是不是也要考证?这将是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来源:中国经营报)
↑↑↑点击上方图片可以直达
关键词: 中国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教育网 CSMES 音乐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投资 音乐投资 中音联投资 才艺擂台赛 音乐培训 钢琴 中音联新文旅一带一路艺术小镇 C.CMU艺术小镇 中音联邮箱csmes@126.com